搜题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aqding 发布时间:2022-01-07
[单选题]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元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

参考答案
简答题官方参考答案 (由简答题聘请的专业题库老师提供的解答)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网友提供的答案
位网友提供了参考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A,占比22.22%
  • · 有3位网友选择 B,占比16.67%
  • · 有3位网友选择 A,占比16.67%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11.11%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11.11%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11.11%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5.56%
  • · 有1位网友选择 D,占比5.56%
匿名网友[77.***.***.66]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203.***.***.93]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129.***.***.41]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129.***.***.41]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17.***.***.205]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17.***.***.205]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2.***.***.12]选择了 C
1天前
匿名网友[203.***.***.93]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2.***.***.12]选择了 C
1天前
匿名网友[17.***.***.205]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77.***.***.66]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233.***.***.157]选择了 C
1天前
匿名网友[2.***.***.101]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233.***.***.157]选择了 C
1天前
匿名网友[121.***.***.94]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121.***.***.94]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129.***.***.41]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2.***.***.101]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77.***.***.66]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2.***.***.101]选择了 A
1天前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分司统职焉。……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盖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阙。祭祀则太尉亚献,司徒奉俎,司空行扫除。其位多旷,皆摄行事。寻省府及僚佐,置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

——《隋书》卷28《百官志》下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日“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 “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罐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文罐始。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日吏房,二日枢机房,三日兵房,四日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隋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唐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由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到隋唐中央官制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有所记愿:希望

B.覆溺之虞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

D.常显用之常:曾经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请在方格里填写《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3分)

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200字左右)(12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大宗说:……以天下之广,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大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百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 明大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回答

(1)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宰相的设置问题上看法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据此,唐朝和明朝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说是否矛盾?从制度角度说明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通调水道”依赖于()。

A. 肺主司一身之气

B. 肺司呼吸之气

C. 肺朝百脉

D. 肺主治节

E. 肺气宣发肃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戊戌变法使大小官僚及其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因为变法规定()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从根本上解决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创造条件

D.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简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创办《新表年》杂志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占山格
点击查看答案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你同意并接受《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搜题卡使用说明

1. 搜题次数扣减规则:

功能 扣减规则
基础费
(查看答案)
加收费
(AI功能)
文字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0/每次
语音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单题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整页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5/每次

备注:网站、APP、小程序均支持文字搜题、查看答案;语音搜题、单题拍照识别、整页拍照识别仅APP、小程序支持。

2. 使用语音搜索、拍照搜索等AI功能需安装APP(或打开微信小程序)。

3. 搜题卡过期将作废,不支持退款,请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 微信扫码关注简答题 -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 微信扫码关注简答题 -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简答题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