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yedengzhou 发布时间:2022-01-06
[主观题]

三、假如你是某网站的一名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4”,拟写一篇关于“中国社会保障30人 论坛年会(2013)

三、假如你是某网站的一名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4”,拟写一篇关于“中国社会保障30人 论坛年会(2013)”的新闻稿。(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表述准确。不超过550字。

简答题官方参考答案 (由简答题聘请的专业题库老师提供的解答)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更多“三、假如你是某网站的一名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4”,拟写一篇关于“中国社会保障30人 论坛年会(2013)”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要求:文字简明,分条撰写,有指导性与可行性;不超过4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份《关于遏制违法违规用地的建议》,篇幅500字左右。要求:建议切合题意,导向正确,系统条理,针对性强,务实可行,行文思路清晰,文字简洁流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给定资料6”,以将“常回家看看”人法引发的社会热议为主题,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 (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实; (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3)不少于10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给定材料

1.“连接”,又称联接,指事物互相衔接。“连接”成为热词,源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独特的勾连方式,将原本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连接起来,构成网络社会。因“连接”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系统,重构世界、重构人类社会,导致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人机信息勾连的社会新纪元。

在互联网的连接下,人们愿意让传统习惯呈现出现代色彩,连最古老的传统--发红包都被“互联网+”了。微信红包这种电子创新方式在2014年一经推出即受到年轻人的热捧,2015年8月20日七夕这一天,微信红包的收发总量达到14.27亿次,突破了2015年除夕10亿次的峰值。微信红包充分考虑到了“人”的体验和感受,既有游戏性又有互动性,拉近了与亲朋好友的距离,增进了情感交流。

2.Doximity是美国最大的医生在线社交平台,只对医疗保健领域专业人员开放,提供一个进行业内联络、信息交流和医疗合作的安全平台。短短3年时间里,会员人数增加到了40万,有超过一半的美国医生加入,每天发送超过2万条的加密信息,累计创建了2000多万个专业联络关系,为会员提供了近21.2万个工作机会。

除了推出多项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之外,它还通过战略合作来争取新用户加入,扩大影响力。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合作,该媒体公司是美国最佳医院、最佳医学和最佳健康保险计划排名的发布者,每年会对全国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合作后所有的医生问卷都在这个平台完成。双方合作还推出了“住院医导航”,可搜索美国最好的住院医生,项目推出后,加入该平台的医学院高年级学生由原来学生总数的12%上或到了40%。

3.一系列产品和合作项目的推出对于提升市场占有率的作用非常明显,连续几年用户总数持续稳定的增长显示了它稳固的市场地位和强劲的盈利潜力,引来了投资者的极大兴趣,Doximity在3年时间里获得了总共8100万美元的投资,6个投资者中有2个进行了重复投资,足见投资对其商业前景的认可。业界有专家估计它的价值将会很快达到10亿美元。

如今,电脑、手机等媒介,尤其是智能手机,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系统,几乎连接了人们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方式及日常生活,它在带来丰富、精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媒介依存症”就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其中包括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等表现。对媒介的过分依赖,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这不仅影响着人们必要的交流,还让人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形成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4.有媒体曾报道了一个家庭聚会故事:爷爷召集儿孙吃饭峁孙们却在饭桌上玩手机,被冷落的爷爷一努之下摔盘离席。这个故事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网友普遍认为,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已经对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产生了不良影响。现实生活中,时时可见地铁上、公交车内大部分人紧盯着手机屏幕,餐厅里人与人邻座近在咫尽,却各自手机玩个不停,心如远隔天涯。浙江大学社会学系M老师认为,曾经被视为电脑独有的“网瘾”已蔓延到手机上,智能手机的影响可能会超过电脑,一些缺乏自制力的人会更加严重地沉溺于虚拟世界中。

有一定自控力、判断力的成年人尚且摆脱不了手机的诱惑,又怎能指望儿童能自控呢?如今不少孩子在手机、电脑等新媒介的陪伴下日渐“孤岛化”,缺少玩伴、缺少交流,习惯于自娱自乐,整天抱着手机,性格越加内向孤僻……当年少年儿童的“媒介依存症”现象让人忧虑。

5.养孩子实在需在耗费太多心力、体力,于是希望“喘息”片刻的父母便借助电视、iPad、手机等媒介工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自己玩。殊不知长此以往,孩子不仅视力受损,还会导致其注意力不易集中、性情孤僻、思维模式受影响等症状,最终出现尼尔·波兹曼所描述的“童年的消逝”现象。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在线”栏目曾播出《一家三口办报记》,讲述了海洋一家三口为培育女儿冰冰而创办家庭月服报《我爱我家》的故事,担任报纸主编的女儿冰冰在与担任编辑与编审的父母的互动过程中改变了她原来胆怯和孤独的性格。儿童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能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沟通感情、提高认知能力,有利于健康性格的养成和良好行为规范的确立。

在日益崇尚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看待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如何看待个人与社会、科技与人性的关系,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1中划线句子提到“互联网成为当前社会变革的驱动力,进而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式。”分析指出这句话的含义。

根据给定资料2-3,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医联”如何实现了医生群体的社交需求?

2.总结社交平台Doximity的主要成功经验。

近期,倡议广大家长“关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警惕少年儿童媒介依存症”。写一份倡议书的内容提纲

以“连接”为切入点,联系实际及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给定材料5中划线句子提到“当前我们正面对许多成长性的烦恼”,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要求:分析合理,观点明确。字数250字左右。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给定资料2”写道:“碘盐防辐射的说法从何而来?一则谬论如何能够扰乱民心?联系非典时期曾‘红透了’的板蓝根,甲流时的抢蒜,不难看出类似谣言往往不乏传播的心理认知基础。”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你对民众抢盐行为的看法。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1.当下,外出旅游已是人们度假的首选,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经济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0.9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500亿元。然而在一些名胜古迹和参观景点,乱涂乱画、乱扔垃圾、随意插队、高声喧哗等行为随处可见。这不禁引起我们的反思;文明旅游,离物质日渐丰富的国人究竟还有多远?

“乱刻乱画、乱丢乱扔、乱攀乱爬、乱嚷乱哗、乱摘乱采、乱拥乱挤、乱拍乱摄。”有媒体将游客中的常见陋习总结为“八大丑”。当习惯成了自然,出了国门也就照样习以为常了。随着我国出国旅游的人数增多,这些陋习也被越来越多地带到了国外。

“碰到这种事情真的觉得很丢人!”叙述起自己在巴黎机场的一次经历时,媒体从业人员唐女士皱起了眉头。两年前,唐女士参加了一个欧洲游旅行团。当游客团进入巴黎机场办理乘机手续时,几名姗姗来迟的中国游客看见队伍前方有熟人,就说笑着插队到了熟人的前面,丝毫不理会队伍中其他游客的不满目光。唐女士还听到几名外国客人正对插队者窃窃私语。我旁边的一个欧美乘客还问我是不是和插队者一起的,我羞于承认,索性站到了队伍的最后。"唐女士说.

上海商务国旅副总张雷带了一个旅游团游览欧洲。从法兰克福出发的火车上,张雷所带的这个30多人的中国旅游团和40多名外国客人同乘一节车厢。没过多久,三三两两的中国游客就开始大声说笑,正在悄悄看书的几名外国游客,不时回头看看他们,有的中国游客甚至开始脱鞋。接着一名有些感冒的游客开始咳嗽。张雷回忆说,因为这名客人没有掩口而且咳嗽不止.几十名外国客人竟纷纷离开了这节火车车厢。一位去过意大利的“驴友”张女士告诉记者,一次在米兰一著名的教堂门口,很多外国游客都在安静地排队等候进入,可有些中国游客却边等候边大声说话,和教堂的氛围很不吻.

一名日本导游告诉记者,区分中国客人和其他亚洲客人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哪群人声音最响.总体来说,喜欢在地铁、宾馆等公众场合高声讲话的大部分是中国游客。一些中国游客述喜欢在景点呼朋引伴地拍照,引人侧目。

上航国旅公民旅游公司欧洲部经理赵宇婕曾经在欧洲生活过3年,她发现一些游客在着装上也不够注意。如在法国、意大利参加一些比较正式的晚宴,以及在奥地利参加音乐会时,出席者一般都要求着正装,但很多中国游客往往做不到。

一位旅游业内人士介绍说,去欧洲国家参加一些正式的活动,游客应着正装出行,如男士着衬衫、西裤,女士着裙装,而牛仔裤、短裤和T恤衫之类的服装都不算正式服装。

机场候机厅打牌、酒店床单擦皮鞋、公共场所抽烟、酒店自助餐浪费、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似乎都打上了“CHINA”的标志,直接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某旅行社从事多年出境游业务的朱晓良认为,现在随着人们出境游越来越多,对文明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比前些年,人们的旅游文明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被他人诟病,这与我们所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朱晓良说,很多中国人的一大特点就是不顾场合大声讲话、随地吐痰,有些抽烟的游客,一下飞机不论是不是在吸烟区,马上点烟就抽。在换登机牌时,很多人也喜欢往前挤、往前冲。有的中国游客在国外酒店甚至拿咖啡壶煮方便面。家长在教育中太过强调“快点抢”、“快点拿”的教育模式,容易让人形成过分的自我意识,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忽略了文明的形象。总体来说,不文明旅游的根源是因为我们所受教育中自我意识太强导致的。现在不少旅行社在出发前的说明会上,都会跟游客强调在不同国家文明旅游的注意事项,有的旅行社还会专门发一份旅游注意、旅游指南,以帮助游客更好地文明旅游。但想要改变现在还较普遍的不文明旅游现状.还需要从小教育。

2.“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你要火了”。

据“空游无依”描述,他是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最里面一个圣殿,往右边通道、左手的石壁上发现的刻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的字迹),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空游无依”是在2013年5月3日到埃及旅游,5月6日在卢克索游玩时拍到这张照片的。“看到此情此景谁也没有多说,当时我们一团人都觉得特别羞愧,导游也不愿触到伤处,就带我们走了,我留存此照片并发布在微博上是想提醒大家不要轻易毁坏文物,没想到传播得这么快。’

此事一曝光,网友纷纷大喊“丢人丢到国外”。中国人继旅游扫空名牌店后,又一陋习被诟病。毫无疑问,物质丰富后国人文明素质亟待提升。而在实际操作方面,又该如何下手呢?

记者:到底谁才是乱刻字的始作俑者?

中国社科院旅游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博士: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而现在中国人对于旅游基本上存在于第四个层次——获得尊重的需求。很多小孩现在放假回到学校.都会被问:“出去玩了没有,去哪里玩了?”如果你没有玩,就感觉比别人矮一截,如果别人去的东南亚,你去的是欧洲,就会觉得比他们厉害。这就是攀比,而攀比的基础就是炫耀的心理。所以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出去旅游就是想通过炫耀来获得尊重。而“到此一游”这种生硬的展示方式正好符合了一些人的炫耀心理。只有当我们的旅游是为了第五层次的自我实现以后,才能做到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和评价,也不需要通过这样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记者:为什么在我们旅行的过程中特别容易暴露出这种素质低下的问题呢?

刘博士: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进入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因为缺少人监督,容易导致一种道德失范的现象。平时在城市化的熟人社会,有相对多的熟人对你进行监督,你就不好意思做不文明行为,就会有所收敛.所以说并不是我们在旅游中的文明素质不高,而是我们国人整体素质不高.

记者:日本游客的礼貌、清洁一直被称道。但在日本经济刚腾飞时,日本游客的素质也是经常被诟病的,但后来也转变过来了。

刘博士:对。我们也有可能转变过来,但是可能时间比较长,而且这需要一个过程。日本的经济腾飞比我们早了二十年,他们比我们提早看到了国际文明的标准线,也找到了跟世界对话的方式,也开始以谦卑的心态与世界对话。旅游上的文明一定是以经济的腾飞为基础,同时还要有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是一种开放的、与世界对话的心态,特别是出境旅游。文明素质也是个逐渐提升的过程.尤其我国人口那么多,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这个转变不会是一时半刻的,但我们也必须有所行动。

记者:旅游的不文明行为也可以仿效“中国式过马路”来进行惩罚吗?

刘博士:我不认同这种笼统的惩罚方式,应对不文明行为分门别类,运用多个层面的手段来解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一般的地方涂鸦和在文物上涂鸦要区分开来;涂鸦之后能否擦掉,是否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这也需要区别对待。没有产生破坏性后果的话,它只是个不文明行为,需要被谴责。而如果发生了不可弥补、不可修复的后果,就是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的处分。

记者:我国在法律方面,对类似不文明行为的约束力度足够吗?

刘博士:《文物法》关于这一方面只设置了一个罪名——故意损害文物罪。但是绝大部分刻字和涂鸦的人都没有破坏文物的主观故意性,因为他们的意图只是表达存在感和炫耀欲,用故意损害文物罪就不合适,所以我建议设定“破坏文物罪”,发生了破坏文物的后果,就该被定罪。另外,虽然在《旅游法》草案上有对类似行为作出禁止,但没看到相关罪名的处罚,所以我认为在法律上应该更加细化。

记者:是否还会有别的方式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呢?

刘博士:政府、景区的管理方式和力度应该加强。而且网络上那么汹涌的民情,也应该转化成现实的监督,这都是堵的方面。景区可以设立一些疏通的方式,比如,设立涂鸦墙,通过设立一些涂鸦的场所来纾解游客的表现欲和存在感;还可以举办一些涂鸦的活动,这也是景区的一种自我推销,对于疏导不文明行为也是行之有效的。

3.位于河南平顶山尧山的中原大佛景区于2013年5月28日开始在指定区域内为游客提供留言板、留名石及笔墨等工具,供游客写画“到此一游”。在“中国式到此一游,,引发的网络爆炸式热议中,该景区的举动让游客颇感新鲜。

当日,记者来到景区看到,在礼佛台上依次放置着宣传板、留言板各一,石头若干;另设桌椅笔墨’供游客取用。其中,宣传板上绘制了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卡通形象,并配。为何不能到此一游?”标语。已有不少游客在石头上用毛笔留下“××到此一游”字样,并与之合.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凡到此的游客,几乎无不被宣传板的内容所吸引,一时间,留言板前聚集了不少留名、留言的游客。一段时间之后,留言板上除了“到此一游”之外,还出现了。希望小三、小四和平相处”等调侃口吻的留言,更有甚者,绘制了自己微信号的二维码等。景区的工作人员见状议论道:“这就是放开了,看来游客真的有在景区留言的需求。"

该景区将“到此一游”区分放大对待的做法,在游客看来颇为讨巧、有趣。

来自河南汝州的尚小鹏对记者说道:“我是今天早晨专程从汝州来,想在大佛前为家人祈福。正巧赶上景区这个活动,就也在留言板上留了自己的愿望:愿家人平安,自己生意兴隆。我觉得这种做法很有趣,起码在景区内有指定的地方写画,有底限的人就不会去破坏景区设施了。”

“我觉得这样刻意放大了‘到此一游’,是借近期网络上的话题对自身炒作。不过也算一种引导吧。、至少让人一目了然哪里可以留言。这样光明正大的在景区写‘到此一游’,让我觉得还是蛮过瘾的。”来自洛阳的游客宋明明对记者说道。宋明明还提及,回头将会把与写着自己名字“到此一游”石头的合照晒到微博上,让朋友们都看看。

4.“看到埃及‘到此一游’的不文明消息后,我们专门派人到名胜区去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到此一游’的不文明现象。”锡惠景区园景监察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名胜区保护力度比较大,每天都有专人不停巡逻,名胜区内乱涂乱画乱刻的现象基本没有了,但在休闲区登山道上还有不文明现象。一些老年人锻炼身体时,会在山上路边的石头上刻写“注意安全”、“小心滑倒”等安全警示语言,上山两边的石头几乎无一幸免。其实,景区管理部门在登山道上的危险路段都会写上规范的安全警示语,市民游客乱涂写、刻画多数出于好心.但却不自觉地破坏了景区的环境。

该负责人表示,就在五六年前,龙光塔、天下第二泉等都是“某某到此一游”的热门留名处,但随着人们文明旅游意识的提高和监管力度的加强,现在名胜区内的破坏现象正在逐年减少。原来还有一些游客喜欢到竹林里的竹子上、在亭柱上刻画名字,现在这种情况也少了。以前景区经常要大修,其中修复被游客破坏的古迹,就要投入不少。现在,景区只在日常维修中,对部分被游客破坏的地方进行修复,因不文明旅游而投入的修复费用也较前几年减少了很多。虽然乱涂乱画乱刻现象少了,但随地扔垃圾、吐痰、赤膊喝酒等不文明现象还比较普遍。他们也希望游客能进一步提高文明旅游的意识,让景区的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无论是金殿还是大观楼,以及黑龙潭等公园都有一些文物古迹。作为收费公园的镇园之宝,公园管理方对文物古迹也是特别对待,加强了保护措施,因此基本没有被破坏的情况。

“我们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巡逻来保护文物古迹,公园里没有出现过文物古迹上被乱涂乱画的情况。”黑龙潭公园的工作人员文波说,公园里的文物古迹基本没有被游客破坏,即使偶尔出现一些损坏,管理方也会第一时间进行修复。至于文物古迹上被刻“到此一游”的情况,文波表示因为管理上的加强,游客根本没有机会下手。

5.云南师范大学老校区内的“一二一”运动烈士墓和西南联大旧教室都是重要的历史遗迹,学校对这些文物的保护措施也做得相当好,校方专门成立了西南联大博物馆进行管理。据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铁发宪介绍,整个馆区有56个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馆区情况,另外还有4个保安负责保护两处遗迹,每班2个保安,全天24小时有人值班保护。

云南师范大学对于历史遗迹的养护也很到位,铁发宪介绍,西南联大博物馆内的文物维复原,都是请云南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相关专业单位进行的。同时,博物馆每隔两年就向国财政申请文物保护经费,有了经费的支持,文物保护工作就能顺利展开。

云南大学会泽院在198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云南大物理系教师王登科说,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接受文物保护教育,校方也投入了人力物力对校文物进行保护。王登科坦言,校内的大多数学生素质都比较高,一般都会自觉保护历史遗迹,使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破坏遗迹的事情也不会发生,“随时都有保安在巡逻,踏进草坪都是难 事,别说是破坏文物了”.

6.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以提升公民素质,提倡文明旅游。对此,有旅行社负责人表示,关于文明旅游,国家早在三五年前就强调过,也发放过“文明公约”这样的小册子,有的旅行社还曾一度给游客发放“文明旅游指南”小册子。对于文明旅游,“公约”和“指南”都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至于人们能接受多少,还需要看教育普及的程度,文明旅游不该是一句空谈、一个口号。

细看公约,其中所说的都是关乎人的最基本礼仪,现在却要国家旅游局来提醒,这无疑是一种羞耻。也许有人会从文化的角度说,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墨客就有在名胜古迹留下。到此一游”的传统,有人还追溯到《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陋习”。但须知,古代文人题词作诗,至少在当时并没有破坏文物。可如今的刻字留名者为了留下自己的。美名",不管是文物还是古迹,都可拿来“涂鸦”,委实不可相提并论。

但一个公约和指南对国人来说又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呢?中国有自己的《旅游法》,其中对旅游者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不文明行为作出了禁止规定。可是国人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仍然难改。连法律都难以去掉国人“到此一游”的陋习,寄希望于公约和指南发挥劝诫作用.恐。怕也是痴人说梦。有新闻报道称,马来西亚移民局日前警告马来西亚侨民,若是他们被证实在海外破坏马来西亚形象,移民局有权将他们列入黑名单,禁止回国,或回国后的三到五年禁止出国。反观我国那些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文物上留下“到此一游”字迹的不文明游客来说,又有什么处罚呢?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曾发表声明称.2012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8300万名出国游客在海外花掉了1020亿美元。钱花了,但我们的旅游文明行为标准有提高吗?类似“到此一游”的旅游陋习不改,恐怕就真如调查所说的,中国游客再能花钱,也只能接受“位列最不受欢迎游客榜次席”的尴尬局面。

申论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国人外出旅游的不文明行为。(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不超过2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三、根据“给定资料”,请就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对策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语言简练,不超过3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1.2014年5月,N市放射源丢失事件引发舆论关注。5月10日中午12时,N市环境保护局在其官方微博“@N市环保”上发布公告称:“7日,天津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位于浦六北路188号的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院内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丢失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一192一枚。截至当日10时30分,已锁定放射源所在2平方米范围内.并采取安全措施,专业人员正‘组织回收。”这是有关这枚放射源的第一次官方发布,此时距放射源丢失已过去了80多个小时,离企业向环保部门报案也已过去了30多个小时。

5月1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对“放射源丢失”的N多追问》,追问如此危险的放射源是如何遗失的,同时指责N市环境保护局为何不第一时间公布信息。同时,新浪新闻中心认证微博“@头条新闻”援引媒体当日报道《N市三天找回丢失放射源信息发布被指太迟滞》,除提及“官员称放射源遗失地不会遗留放射性”外,“N市有关部门时隔90小时之后才正式对外通报放射性物质丢失”也被推上了舆论的关注点。

正如媒体和网民所质疑的,N市相关部门对放射源丢失的信息公布表现出明显的迟滞.7日丢失,10日才对外作出公告,且没有披露丢失原因、锁定地点以及放射源的形状等重要信息.相关部门对于放射性物质的科普工作没有做好,大多数民众因对放射性物质铱一192不了解而心生恐惧,对环保部官员的回应表示不敢相信。

截至5月12日晚间,“@头条新闻”的该条微博被转发152次,评论219条。网友负面评论居多。多数网友质疑环保部官员在放射性物质方面的专业知识,纷纷表示“呵呵,,和“不相信”。网友“@I11iden一真索饭”的回复“让官员去呆48小时证明一下”,体现出对官方回应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有网友帮忙对放射性物质铱一192做科普,“@音鲁律”称:“铱一192放射的是光子.也就是伽马射线。伽马射线不会导致其他物质污染。污染来源在于污染物放射的射线本身。放射源拿走了.污染自然没有了。”不过这种理性的网友只占少数。

2.2014年4月11日,1市被曝出大面积水污染,最严重的时候,自来水中苯含量超标近20倍。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市民“抢水风波”,致使1市这个濒临黄河的城市,竟一瓶水难求。

1市市民的情绪是被一则短消息引爆的。新华社11日12时发布的消息称,4月10日17时威立雅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22时自流沟(自来水一分厂与二分厂之间中间段)苯含量为170微克/升,11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4月11日上午,新华网率先报道1市自来水苯超标一事,当天被网络媒体转发139次,成为事件初期的重要新闻传播源。当天上午,在1市大街小巷,居民开始抢购瓶装水。11日16时许,政府方面才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比媒体报道迟了6个小时。

4月11日,主流网络媒体主动介入事件报道,加之腾讯、新浪、网易等商业门户网站纷纷在首页重要位置对事件予以推荐,从而使得事件在曝光当天的媒体关注度飙升,相关报道超过1500篇,舆论热度相对较高。

4月12日,传统媒体介入事件报道。其中,《新京报》刊登文章《自来水苯超标20倍1市全城抢购水》,这则报道被网络媒体冠以标题《1市自来水苯超标20倍官方18小时后才公布信息》,无论是“全城抢水”,还是“18小时后公布消息”,都对官方形象形成较为负面的冲击。同时,诸多媒体就此次苯超标与3月初出现的自来水异味作比较.对官方造成更大的舆论压力。

4月14日,媒体质疑、批评政府之声增多。“苯超标事件仍有疑点”“苯超标与监管不力有关”“自来水污染当拿谁问责”等内容的文章见诸报端。某媒体评论:“‘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寒’,许多时候小细节背后却隐匿着大问题,1市自来水污染事件,看似偶然个案,却并不偶然。及时的信息公开,可增强政府公信力,减少事后的被动;应对越及时,越能事半功倍,而不至于左支右绌。1市水污染事件,说到底可倒逼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唯有升级思路、刷新理念、提高行动力,才能化解乃至避免类似的水危机出现。”

与媒体报道不同,微博上关于1市水污染事件的讨论更尖锐。苯超标事件发生后,“@环球时报”结合1市官方3月对自来水异味辟谣事件发表社评.文章一经刊出.便得到迅速扩散。

“@人民日报”对此进行转发,同时评论道:“3月辟谣,4月成真,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是否有待升级?须警惕:每一次‘偶发’污染,都将恶化人们的环境焦虑,更透支政府公信。”两件看似并不相关的事件此刻引发网友遐想。1市官方在微博舆论场上处于相对尴尬境地。网友“孙亚”:居民赖以生存的自来水苯超标?我认为就不应该有苯存在。水是生命之源,生命健康都无法保证,我们的信任被瓦解了!

3.2014年5月初,H市余杭区中泰乡及附近地区人员因反对垃圾焚烧项目选址。发生规模性聚集。5月10日,聚集人员封堵02省道和杭徽高速公路,一度造成交通中断,并有人趁机打砸车辆、围攻殴打执法管理人员。有多名民警、辅警、群众不同程度受伤,数辆警车和社会车辆被掀翻。

5月12日,媒体报道量达到峰值,传统纸质媒体、主流政府网站、商业门户网站对事件的报道不遗余力,其中,“浙江”发布报道《H市九峰垃圾焚烧厂项目负责人答记者36问》,从为什么要新建垃圾处理设施、为什么要选择垃圾焚烧处理、为什么要选址九峰等多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舆论引导。

纵观此次事件的发生,媒体报道引导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政府相关部门在舆情监测方面的缺陷。借助当下成熟的技术手段建立完整的舆情监测体系可以帮助官方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一方面为官方危机处置赢得宝贵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更大危机。通过技术平台对此次警民冲突事件的信息源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警民冲突的火种早在4月19日就已经埋下,“@呼吸纯净的空气”在微博中呼吁当地民众“强烈维权”,截至5月14日16时,该条微博被转评2000余次。5月7日,一则“垃圾焚烧厂秘密开工”的消息在垃圾焚烧项目周边的村民间流传,并在微博平台上开始传播,当地民众开始自发聚集。

试想一下,H市官方若建立了有效舆情监测体系,则可以及时发现网上动态,从而作出有效回应。面对事件起因“垃圾焚烧厂秘密开工”,官方事后给出的回应是:“目前环评还没有下来,项目还都处于论证阶段,怎么可能施工呢?”若官方能对此信息进行有效监测,把事后的回应放到事前.则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4.一起起环保事件在经媒体曝光后总是能得到相关部门及时、有效的处理,这又不免引起我们的思考,即新闻媒体这种舆论监督在整个环保事业中发挥着什么作用,为我们环保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思考?为什么环境问题只有借助声势浩大的媒体舆论才可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才能对企业、政府等强势力量造成自上而下或由外而内的压力,迫使他们正面处理问题?媒体。作为第三方监督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曝光了一系列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证明了我国经济中的“市场失灵”现象,与此同时,也揭露了政府在科学环境决策和积极履行环保职能上的“失灵”。总之,对企业。它们监督其生产,曝光其污染环境的行为;对政府,它们督促并监督其负担起环境保护公共职能,对企业进行环境管制。不得不说,媒体监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环境保护是由政府主导并自上而下而非通过公民权利保护运动推行发展起来的。而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上,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一些贫困地区政府总是采取经济利益优于环境利益的做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就公民与政府关系而言,虽说人们基于公共信托理论赋予了政府权力,政府就有义务保障人民权利更好实现。但是,在实践中,公民却与政府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公民往往无法凭个人或多人的力量与其抗衡。即使对政府的决策或职能的履行有异议也无处申辩。

与公民不同,媒体在某些程度上,扮演着将环境问题的发生以一种客观、有效和公开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迫使相关部门积极解决环境问题的角色,在环境问题的发生和环境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自上而下压力是最为有效的,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常常缺乏足够的运作动力,或者说这种结构本身就有很强的惰性。因此,必须有一个自外而内的推动力。媒体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曝光形成自外而内的舆论压力。而这种自外而内的压力又轻易地转化为了自上而下的体制压力.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压力对于环境问题及时、有效解决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推动环保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应只靠这种外在的推动力,让政府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与实现与媒体及公众的良性互动才是环保的应有之义。

5.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的公告栏里摆放着这样一张荣誉证书——《建立政府与媒体、公众良性互动机制》荣获2013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提名奖,发证单位是江苏省委宣传部。

“各位,6月6日上午10点,地铁2号线莫愁湖站,环保地铁启动仪式和环保列车开通准时进行,请大家准时参加。”这是2013年6月5日下午15点42分在“江苏环境新闻”QQ群里显示的一条消息,发布者是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新闻科副科长吉樱。

这个QQ群一共有27位成员,除了宣教中心新闻科的工作人员,其余都是省内跑环保条口的记者。打开QQ群聊天的界面,翻看消息记录会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召开新闻通气会或者集中采访的通知。

“对于公众关注的环保热点问题,我们都会协调相关处室召开新闻通气会或者集中采访。频率低时,10天左右会有一次,频率高时2~3天就会有一次。为了让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共同参与,我们不仅建立了QQ群,还建立了微信群。通知发出后10分钟内没有回复的,我们会主动打电话和条口记者进行确认。”吉樱说。

如果说主动邀请媒体参加环保部门的工作是一种开明、信任的态度,那么,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热点就是江苏环保部门掌握话语权的一个具体体现。2013年5月12日凌晨4时,鑫川8号在南京段发生沉船事故。宣教中心主动和省环境监测中心水质部联系,了解事故水域及下游沿途水域的水质监测应急工作,并在13日形成初步调查结果后,组织媒体进行集中采访,对水质监测情况进行了实时通报.极大地消除了长江沿岸居民的恐慌。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宣教中心建立月度环境新闻通报制度,并一直坚持至今。每月将江苏省环保厅重点工作、媒体报道的焦点以及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通报,做好权威发布,引导主流媒体积极为环保中心工作服务。“我们要通过及时向媒体通报相关信息。掌握环保话语的主动权,使新闻发布常态化。”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主任王玉华说。

杭春燕是跑环保条口的老记者。在她眼里,环保部门近几年对于媒体的态度变化很大。“以前主动发布很少,及时回应更难。”她坦言。由于工作调动,杭春燕曾有一段时间不从事环境新闻报道。待到再次回到环保条口,她不免有些担心,如果像以前那样,可能不利于新闻报道的开展。于是她提出申请,参加一些厅里的会议,了解环保部门近期的主要工作,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

让杭春燕没想到的是,这个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的大力支持。“我记得当时陈厅长说,既然江苏省政府的常务会议都邀请记者参加,我们的会议也可以邀请记者参加。”杭春燕回忆。在她看来,这体现了环保部门对待媒体开明、开放的态度,同时代表了环保部门面对媒体的自信,这种做法也能让环保部门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在王篮华看来,主动邀请媒体参与环保部门的工作会议,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政府部门对待媒体态度的真正转变。

环保部门的工作会议会展现出环保工作思路。特别是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例如一项制度、一份文件的出台,都要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讨论。所以,让记者参与其中,有助于他们了解相关政策出台的背景,为他们开展新闻报道提供方向,避免记者在报道一项政策时,仅依据他们所看到的文字通稿和政策文本,来理解其制定背景、意义、作用等深层次的本质,导致报道出现偏差。否则,报道与公众见面后,相关政府部门再和记者沟通、纠偏,并向公众二次解释、澄清,就被动了。“因此,主动邀请记者参加到我们的工作中来,可以有效掌握主动权,让记者了解一项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对于媒体客观展现环保部门的工作,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有好处的。”王玉华说。

主动接受媒体采访,做好环保宣传员,这样的理念根植在陈蒙蒙的心中。“为了接受记者的采访,让记者更深入地了解江苏的环保工作,陈厅长经常要把自己的工作进行调整。除非特别紧急的工作没法调整,其他情况下,都秉持媒体采访优先的原则。”江苏省环保厅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每个处室的一把手处长或者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主动接受媒体的采访。”这是陈蒙蒙对省环保厅各个处室提出的要求。

与媒体建立良性互动,不仅要有领导的重视,还需要制度的保障。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势.2014年春节后,宣教中心开始对2009年出台的《江苏省环保厅新闻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江苏省环保厅新闻宣传管理办法》于3月28日正式出台。

“近几年,新闻采访和宣传报道日益增多,亟需一个更加便捷、可操作性强的新闻宣传管理办法。”王玉华表示。以大气质量为例,通常记者清晨发现有霾,上午就会提出采访要求,作为宣教部门当天就要联系相关部门安排采访工作,信息即可迅速见诸网络、报纸和电视。而按照老的《办法》,临时报道计划须提前5个工作日上报,流程耗时长、程序复杂,显然不能满足当今工作的需要。

6.2014年,某市拟新建PX项目,由于与公众沟通不到位,当地民众上街激烈抗议,事发后缺乏有力的舆论引导,结果引发了群体性事件,最后官方宣布停止推进PX项目。全媒体时代下。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正确的舆论引导.很多环境事件都呈现出“忽视公众参与及信息不透明一地方政府强行批准和实施项目一民众集体抗议一项目被迫取消”的走向,影响大局稳定。正确的舆论引导,与公众沟通到位,可以有效避免群体性事件,促进社会和谐。

“开发区这是啥味儿?感觉像是煤气泄漏,都一下午了……”2014年7月18日下午5点钟。网友孙大菁发微博并@“日照环境”,收到市民举报的微博维护工作人员立即询问了事发位置并同时要求开发区环保关注。在网友反馈了位置后,“日照环境”立即回复“收到!已通知开发区环保。相关工作人员正在赶往现场。”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后就投入了追查,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点多。最终锁定了污染源,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有效消除了市民的恐慌情绪。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舆论引导不到位,公众就会认为地方政府缺位或者不作为,从而引发公共危机,使事件陷入不可控状态,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如果舆论引导得力,不仅可以化解危机。还可为政府形象加分。

7.2011年3月,日本发生地震核泄漏事故后,网民“渔翁”在QQ群上发消息称中国食盐将受核污染,后经大量转发扩散,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市场秩序一片混乱……环境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严重、污染物不明及处理艰巨等特点,往往会有各种谣言伴生。正确的舆论引导可起到防火墙、减震器和安全阀的作用,可以快速平息事态。如果任凭谣言传播,就会导致舆情失控,一个小的事件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乱七八糟的棚子就搭在湘江边。十余艘渔船四处揽客上船吃鱼……这样的情形实在大煞风景。2014年7月,湖南省长沙市环保局联合市城管、公安、海事等部门,开展了湘江水上餐饮专项整治集中执法行动。长沙二水厂附近水域是长沙一级水源保护地。在河岸边,却停了五六艘渔船,专门从事“船上吃鱼”的经营活动。联合执法人员将其中两艘船上的爬梯、顶棚等进行强制切割,对其他的船只进行了劝离。“我们希望市民能自觉抵制‘船上吃鱼’,这是为自己的饮水安全负责。”岳麓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道,“面对社会的不同声音,我们始终站在公众、环保和大局的立场。及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赢得了公众支持,整治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8.在新的社会舆论生态下,基层环保官员急需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尽快提升应对媒体的能力。2014年7月,某市就政府部门如何与媒体进行良性互动举办专家学者座谈会,座谈会上,专家们对此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某高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A表示:“要在各级主流媒体上巩固扩大环保宣传阵地,将当地环境保护的成果及困难及时提供给媒体.让公众知晓。邀请媒体、公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走进环保机关、走进监测实验室、参与环境执法。面对突发事件,切忌仓促应对、拖拉敷衍、封锁消息,应迅速启动应对预案,重视专家力量。”

当前,微博、互联网等成为社会信息集散地和舆论放大器。环境事件发生后,由于缺乏谣言阻隔机制,一些基层环保部门不能及时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来纠正和澄清小道消息;不能在第一时间将事故真相告知公众,导致工作陷入被动局面。针对此问题,A认为应增加一线执法人员与媒体接触机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建立抵制谣言的阻隔机制,从源头、传播途径、受众等要素入手,最大限度地挤压谣言传播空间。

基层部门面对重大环境问题,唯恐言多必失,在镜头和话筒面前沉默寡言,主动放弃新闻话语权。某舆论传播学教授K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在遇到重大环境问题时,要把新闻发言看作政府与公众之间平等的、亲和的、有建设性的沟通平台。而不能将其视为权利、说教、仪式以及政治作秀。应做到宣传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抢占舆论制高点。一方面。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要敢于发出声音,保证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另一方面。环保部门必须具有快捷、准确的舆情搜集和研判能力,把握各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迅速回应公众疑问。”

9.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近年来河北省政府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服务型政府的打造,要以给全社会提供必要的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为目的。以政府自身职能的科学定位、结构的优化组合、施政的廉洁高效为手段,以公众的满意度、评价权和选择权为前提和归宿。

目前,河北省处于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环境突发事件高发,日益成为全省关注的热点。构建环境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是河北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环保部门应认真对待的现实课题。政府部门应该与公众、媒体理性互动、良性互动、经常互动,在沟通中与公众凝结共识,聚集环境保护的正能量,要善于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以便更好地开展环保工作,破解环保难题。从某种程度上讲,环保部门与新闻媒体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二者应当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而鼓与呼。

作答要求

一、结合给定材料,分析环保部门在面对环境突发事件时,与媒体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回答上述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15分)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精练,不超过300字。

二、结合“给定材料6~7”,分析全媒体时代构建环境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重大意义。

(20分)

要求:分析深入,准确全面,不超过300字。

三、某省想借鉴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的成功经验,特举办一场经验推广会,假如你将作为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新闻科的代表发言,请参考“给定材料5”,写一篇发言稿,介绍一下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在与媒体良性互动方面所取得的经验。(25分)

要求:内容得体,条理清晰,有概括性,只写主体内容,不超过500字。

四、结合给定材料,围绕“政府作为与媒体监督的关系”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你同意并接受《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搜题卡使用说明

1. 搜题次数扣减规则:

功能 扣减规则
基础费
(查看答案)
加收费
(AI功能)
文字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0/每次
语音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单题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整页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5/每次

备注:网站、APP、小程序均支持文字搜题、查看答案;语音搜题、单题拍照识别、整页拍照识别仅APP、小程序支持。

2. 使用语音搜索、拍照搜索等AI功能需安装APP(或打开微信小程序)。

3. 搜题卡过期将作废,不支持退款,请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 微信扫码关注简答题 -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 微信扫码关注简答题 -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简答题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