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daphny 发布时间:2022-01-06
[单选题]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认识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意志因素,即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犯罪故意的一项是()。

A.甲欲杀死其妻,某日在妻子的饭菜中下毒,没料到儿子突然回家吃饭,甲怕事情败露没有阻止致其儿子死亡,对于儿子的死甲所持的心理态度

B.某乙在一个夜晚于一僻静之处将一妇女强奸,后发现该妇女系自己的妻子,对于其实施强奸行为所持的心理态度

C.某丙为防止自家的庄稼被盗,在庄稼周围私设电网,虽然没有设立警示标志,但某丙认为在周围活动的都是熟悉周围情况的村民,没料到一儿童误触电网死亡,对于儿童的死所持的心理态度

D.某丁从表兄那里借来一支枪,在宿舍窗口打树枝玩,见几个同学在楼下经过,就想开个玩笑吓唬一下他们,于是朝同学前方的空地开了一枪,没想到却打中了其中一位同学致其死亡

参考答案
简答题官方参考答案 (由简答题聘请的专业题库老师提供的解答)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网友提供的答案
位网友提供了参考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B,占比40%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0%
  • · 有2位网友选择 A,占比20%
  • · 有1位网友选择 C,占比10%
匿名网友[55.***.***.180]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251.***.***.89]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6.***.***.49]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62.***.***.43]选择了 C
1天前
匿名网友[38.***.***.171]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159.***.***.105]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129.***.***.164]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106.***.***.203]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65.***.***.103]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151.***.***.81]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55.***.***.180]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251.***.***.89]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6.***.***.49]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62.***.***.43]选择了 C
1天前
匿名网友[38.***.***.171]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159.***.***.105]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129.***.***.164]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106.***.***.203]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65.***.***.103]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151.***.***.81]选择了 B
1天前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犯罪的故意是指犯罪主体可()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A.设想

B.明知

C.不知道

D.猜测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以下选项中关于故意犯罪心理说法,错误的是()。

A.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B.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C.故意犯罪行为人并不希望行为结果发生。

D.故意犯罪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下选项中关于故意犯罪心理说法,错误的是()。

A.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B.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C.故意犯罪行为人并不希望行为结果发生

D.故意犯罪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的心理态度。

下列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的是: ()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下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犯罪的故意,就是指行为人(1)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2)或者(3)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A.明知;希望;放任

B.怀疑;希望;放任

C.明知;排斥;阻止

D.怀疑;排斥;阻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下面不属于犯罪故意的是:()

A.甲因为与乙有仇,在乙回家的路上向其开枪射击

B.少年甲临时起意,动辄行凶,不计后果,捅人一刀,扬长而去

C.某赶车人把电影胶片运到目的地后,进屋烤火,顺手把胶片放在炉火旁,结果胶片受热起火,引起火灾。该赶车人不懂得胶片方面的技术知识

D.甲故意捏造并到处散布乙过去曾经做过许多违法乱纪的事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听力原文:依据我国《刑法》第14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
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甲为了追求射杀野兔的非犯罪目的,在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误伤乙的情况下,放任乙的死亡,属于间接故意。因此,正确选项为B。猎人甲某日在狩猎区打猎,在其欲射一野兔时,发现猎人乙在对面也欲捕该野兔,虽然甲知道自己枪法不准,但情急之下还是扣动扳机,结果致乙死亡。对于乙的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不可抗力

B.甲对乙的死亡是间接故意

C.是意外事件

D.甲对乙的死亡是过失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的特征。

A.行为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或者或然性

B.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危害结果发生

C.行为人没有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识放任的态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间接故意能发生在()情形中。

A.行为人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B.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C.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D.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间接故意能发生在()情形中。

A.行为人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B.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C.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D.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的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的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你同意并接受《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搜题卡使用说明

1. 搜题次数扣减规则:

功能 扣减规则
基础费
(查看答案)
加收费
(AI功能)
文字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0/每次
语音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单题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整页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5/每次

备注:网站、APP、小程序均支持文字搜题、查看答案;语音搜题、单题拍照识别、整页拍照识别仅APP、小程序支持。

2. 使用语音搜索、拍照搜索等AI功能需安装APP(或打开微信小程序)。

3. 搜题卡过期将作废,不支持退款,请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 微信扫码关注简答题 -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 微信扫码关注简答题 -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简答题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