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Amason_1984 发布时间:2022-01-07
[单选题]

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礼,《论语》记载孔子和学生宰予言论。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于女(汝)安乎?”曰:“安。”子曰:“予之不仁也”。这体现出孔子强调()

A.礼乐制度

B.以德治国

C.中庸人和

D.孝悌之义

参考答案
简答题官方参考答案 (由简答题聘请的专业题库老师提供的解答)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网友提供的答案
位网友提供了参考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4位网友选择 A,占比44.44%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2.22%
  • · 有2位网友选择 D,占比22.22%
  • · 有1位网友选择 B,占比11.11%
匿名网友[195.***.***.167]选择了 C
1天前
匿名网友[12.***.***.122]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65.***.***.68]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95.***.***.2]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161.***.***.201]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174.***.***.231]选择了 C
1天前
匿名网友[139.***.***.144]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244.***.***.105]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29.***.***.45]选择了 D
1天前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礼,《论语》记载孔子和学生宰予言论。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于女(汝)安乎?”曰:“安。”子曰:“予之不仁也”。这体现出孔…”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古人在父母去世后一般要守孝,守孝在古礼中需要()年。

A.三年

B. 两年

C. 一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古人在父母去世后一般要守孝,守孝在古礼中需要()年

A.三年

B.两年

C.一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古人在父母去世后一般要守孝,守孝在古礼中需要()。
古人在父母去世后一般要守孝,守孝在古礼中需要()。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A.《论语》这一章阐述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可见“克己复礼”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古语,儒家用之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

B.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实行“仁”的主要方法。

C.“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长期形成、又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

D.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克己复礼为仁”,即: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谈到自己虽然不聪敏,但请老师孔子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孔子的言论和行事主要记载在《论语》一书中,“礼”和“孝”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论语》里没有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典故。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论语·阳货》记载,宰我询问三年之丧时间太长,可否减为一年,孔子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淮南子·汜论训》说“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礼记》里又记载了子游问丧具的故事,孔子回答说:“称家之有亡(无)。”子游曰:“有无恶乎齐?”孔子曰:“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判断在殡葬问题上,孔子的观点是()

A.隆丧厚葬

B.简丧薄葬

C.轻形式而重内容,即更重视表达内心的哀悼之情

D.轻内容而重形式,即好的葬礼、葬具更能表达对死者的尊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韩非子·五蠹》)

关于治国治民,孔子主张_______,韩非子主张______。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孔子与韩非子的主张为什么不同。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classics) 之一,该书记录了(records)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传授儒家的主要思想(central theme):仁、义 (righteousness)、礼、智,其中仁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kernel value)。仁是指爱父母和敬长兄,如果这种对家庭成员的情感伸延 (extend to) 到社会的其他人身上,人与人之间和睦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以下是关于孔子的行政组织思想的材料: 材料一:《论语·颜渊》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
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大意是说,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材料二:《论语·学而》中记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大意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先王的治理方法,以此为最佳,小事大事都要根据这个原则来做。 材料三:《论语·为政》中记载: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大意是,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试分析: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哪一方面的行政组织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你同意并接受《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搜题卡使用说明

1. 搜题次数扣减规则:

功能 扣减规则
基础费
(查看答案)
加收费
(AI功能)
文字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0/每次
语音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单题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整页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5/每次

备注:网站、APP、小程序均支持文字搜题、查看答案;语音搜题、单题拍照识别、整页拍照识别仅APP、小程序支持。

2. 使用语音搜索、拍照搜索等AI功能需安装APP(或打开微信小程序)。

3. 搜题卡过期将作废,不支持退款,请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 微信扫码关注简答题 -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 微信扫码关注简答题 -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简答题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