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hexiaodong91 发布时间:2022-01-07
[单选题]

老师这样的行为:指责,不满,在结果上强化了学生的哪个自我状态的表达()

A.内在儿童自我状态

B. 内在成人自我状态

C. 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D. 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简答题官方参考答案 (由简答题聘请的专业题库老师提供的解答)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网友提供的答案
位网友提供了参考答案,
查看全部
  • · 有3位网友选择 D,占比37.5%
  • · 有2位网友选择 B,占比25%
  • · 有2位网友选择 C,占比25%
  • · 有1位网友选择 A,占比12.5%
匿名网友[153.***.***.228]选择了 C
1天前
匿名网友[125.***.***.245]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199.***.***.40]选择了 C
1天前
匿名网友[162.***.***.2]选择了 A
1天前
匿名网友[195.***.***.234]选择了 D
1天前
匿名网友[45.***.***.71]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234.***.***.113]选择了 B
1天前
匿名网友[177.***.***.12]选择了 D
1天前
提交我的答案
登录提交答案,可赢取奖励机会。
更多“老师这样的行为:指责,不满,在结果上强化了学生的哪个自我状态的表达()”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了20分,但仍是班里的后三名,老师的强化方式是()

A.指责他没有进步

B. 对他的努力表达不满,认为根本没努力

C. 忽视,没反应

D. 肯定他的努力,强化他的进步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假设一个学生做得最好的表现是100分,做得最差的表现是0分,他现在的实际表现是30分,以下哪些做法可以降低他的分数()

A.老师可以选择强化"他付出努力所做到的这部分30分",给与正性有条件安抚

B. 强化"他未达成的那70分",并运用强度较高的强化方式,比如大量的不满,批评,指责

C. 弱化他经过努力所达到的30分

D. 弱化他还没达成的7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案例2老师如何面对一位“不讲卫生”的同学 在某县一所小学校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开学第一天,二年级一班的王小

案例2

老师如何面对一位“不讲卫生”的同学

在某县一所小学校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开学第一天,二年级一班的王小春,穿着大人的工作服来上课,脸上和小手脏兮兮的,为此,新来的班主任黄老师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衣着整洁、讲卫生。黄老师的做法伤害了王小春的心灵。在这以后,每次上黄老师的语文课,王小春就觉得两手没处放,好像全班同学都盯着自己,而这种反常心理使他无法集中精力听课,以致语文成绩很差。黄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措施所产生的后果毫无觉察,把王小春学习不好归因于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肯用功,并多次进行指责。

在一次家访中,王小春的家庭让黄老师感到震惊,父母在外打工,只有爷爷照看王小春,而王小春平时学习非常用功刻苦,当王小春向黄老师倾诉了自己的全部痛苦和对老师的不满后,黄老师只有深深的自责,他很后悔自己过去对王小春的态度和做法。从这以后,黄老师细心地关照王小春的学习和生活,每天放学后,都给王小春补习语文知识。在黄老师的帮助下,王小春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到了第二学期,王小春的语文成绩在班级排到了前几名。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一个整天在紧张、不满、抱怨、指责等等负能量场从教的老师,就不能教育出快乐勤奋、自信阳光的学生
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乐乐总喜欢打人,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乐乐打人的次数明显少了,老师奖励他巧克力,并告诉他“之所以有巧克力吃是因为今天没有打人”。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A.明确强化行为

B.期望行为未出现便撤销厌恶刺激

C.恰当选择强化刺激物

D.协助儿童明确强化物和强化行为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教室里学生一发脾气,老师就给他糖吃,结果他经常在教室发脾气。这说明他的行为得到了()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经常有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而指责老师,校方在这种压力之下不得不对有关的老师进行处罚。但这是不对的,因为老师不可能无时无刻与孩子们待在一起。即使他们能这样,他们也并不总是能够阻止孩子们去做可能伤害他人或损害他人财产的事情,就算换作是父母也一样。 以下哪项命题如果成立,将最有助予支持上面论证中的结论?()

A.孩子在校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应该时刻受到父母和老师双方的严格监管

B.人们只需要对他们能够加以控制的行为承担责任

C.父母自身有责任教育他们的孩子去分辨是非,而不是将责任推到老师身上

D.社会应该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孩子有责任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经常有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而指责老师。校方在这种压力之下不得不对有关
的老师进行处罚。但这是不对的,因为老师不可能无时无刻与孩子们待在一起。即使他们能这样,他们也并不总是能够阻止孩子们去做可能伤害他人或损害他人财产的事情,就算换作是父母也一样。 以下哪项命题如果成立,将最有助于支持上面论证中的结论?

A.孩子在校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应该时刻受到父母和老师双方的严格监管

B.人们只需要对他们能够加以控制的行为承担责任

C.父母自身有责任教育他们的孩子去分辨是非,而不是将责任推到老师身上

D.社会应该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孩子有责任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小新为了帮助生病没有到学校学习的同学,近1周的课后时间都去给同学补课,同学很感谢她,小新也受到老师的表场,这位生病同学好了以后,也开始向小新学习。他和小新一起去小区的老人家里做家务。在这样的社会行为学习过程中,包含了什么样的强化方式()

A.外部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生活中,孩子们犯了错,父母一着急往往口不择言,会用“笨蛋”、“猪头”、“无可救药”、“你只会让我丢脸”“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个逆子”等负面语言来指责孩子等等。父母的本意是通过这种刺激性的语言来表达对孩子行为的不满,以此来提起孩子的注意,希望孩子能被纠正,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的表现反而越来越糟,似乎正在逐渐印证家长们的说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A.负向强化

B.标签效应

C.苛责效应

D.榜样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你同意并接受《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搜题卡使用说明

1. 搜题次数扣减规则:

功能 扣减规则
基础费
(查看答案)
加收费
(AI功能)
文字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0/每次
语音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单题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整页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5/每次

备注:网站、APP、小程序均支持文字搜题、查看答案;语音搜题、单题拍照识别、整页拍照识别仅APP、小程序支持。

2. 使用语音搜索、拍照搜索等AI功能需安装APP(或打开微信小程序)。

3. 搜题卡过期将作废,不支持退款,请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简答题”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 微信扫码关注简答题 -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简答题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简答题”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 微信扫码关注简答题 -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欢迎分享答案

为鼓励登录用户提交答案,简答题每个月将会抽取一批参与作答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活动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简答题

简答题官方微信公众号

简答题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